关闭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页面浏览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是什么?

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

080109

专业学制

本科4年/专升本2年

学位证书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学习地点

兰州

院系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专业亮点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关于TA,你必须要了解

为什么选择在兰科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学校校级一流专业,本专业立足甘肃,面向西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学校教学质量精良,注重实践培养,并与知名企业有广泛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2023年《计算机网络》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本专业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评级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6★)。

主要学习哪些核心专业课程?

*课程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将以实际开课信息为主。

详细课程
算法分析与设计
Java程序设计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原理
数据库原理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组成原理
Unix/Linux操作系统
如何培养你的实践动手能力?

将现有实践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项目式教学管理模式;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和各类科技竞赛项目,比如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你将拥有什么样的成长方向?

为新工科领域培养具备良好的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计算机工程综合素养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开发相关技术问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胜任计算机相关项目的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

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达到97%以上,2023届毕业生高品质就业率达20.6%,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的专业相关度达82%,毕业生平均薪酬6000元以上。部分毕业生考取兰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硕士研究生。



未来,你有哪些就业方向可选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计算机人才700余名,近五年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网络通信类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银行、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公司、通信公司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如中国移动、360(北京)网络安全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等著名的企业。

你能收获哪些职业通行证、行业敲门砖?
本专业有哪些优秀学长学姐?
王明东
李润昕
任春阳
王超
杨丽鑫
张婧雯
王明东
王明东/
2010届毕业生
创立兰州东良恒州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CEO
李润昕
李润昕/
2014届毕业生
在校期间担任班长,系科技部副部长。2018.9月成立甘肃易维斯信息科 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营软件项目定制开发、特种产品大数据平台研发等工作
任春阳
任春阳/
2016届毕业生
公安局武威公安处警务技术三级主管
王超
王超/
2016届毕业生
现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现担任创新研发中心 组长,负责全省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撑工作
杨丽鑫
杨丽鑫/
2022届毕业生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张婧雯
张婧雯/
2016届毕业生
甘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助理工程师
谁将陪伴指引你前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工程教育师资团队,97%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87%的教师具备双师型背景,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李彦明
李彦明
硕士,副教授
主持及参与甘肃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培育项目3项;主持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2项;主持甘肃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5项;主编并出版教材5部;登记发表软件著作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科创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1项。
陈文娟
陈文娟
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
从事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工作,踏踏实实,开拓创新,教学成绩优异。曾在甘肃省首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教学竞赛本科组省级二等奖,所授课程《计算机网络》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校内各类教学竞赛中屡获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类竞赛获奖三十余项,主持项目7项,参与编写教材5部,是授权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曾获教学新秀、最佳指导教师、先进个人、年度杰出员工...
王娟娟
王娟娟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竞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甘肃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主持省级项目2项,参与区厅级项目6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篇,参与编写教材2部,曾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年度杰出员工等荣誉称号。
张鲁斌
张鲁斌
高级工程师
​主持自治区中职示范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创建工作;编写校本实训教材《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参编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申报并获技工类自治区级精品课《局域网组建》;申报并获中职自治区级精品课《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主持规划了学院校园网网络系统工程建设与集成;主持审报了多项教育厅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并获通过;2016年至2020年由个人主持并向教育厅申报了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
左箭头
右箭头
你将体验什么样的精彩课堂?

OBE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核心价值理念,制定科学完善的“课前、课中、课后”精彩课堂建设标准,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创新思维、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探究能力,创新性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营造“掌声、笑声、辩论声” 三声课堂,教学场景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前课后延伸、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转变,显著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邀请行业头部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课程优化,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企业提供学生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在项目建设、项目开发、系统研发中的能力,提高学生未来融入就业岗位的社会契合度。此同时,在大三学生里推荐选拔部分同学,参加北京千锋“名企就业班”,赴企业开展为期半年的学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配优质师资,在实际工作场所接触实际软件开发项目,提升项目开发能力,达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这里拥有怎样的实验实训条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培育),华为ICT实验室、中软国际人工智能实验室、360网络安全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等,实验室涵盖了计算机软硬件、程序设计、数据处理等各个领域设备,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前沿技术的需求,并拥有北京千锋、中软国际等多家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切实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实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我们如何聚焦就业需求培养学生?
名企就业班人才培养
联合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大三学生招收“名企就业班”,校企共建实习实践类课程和理论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共同打造与现代软件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培养具有软件开发及系统应用背景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
产业学院人才培养
通过与华为公司深入合作,成立华为ICT产业学院,以真实项目为驱动,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订单生培养、联合培训等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华为ICT数通实训室,开展华为终端业务包含运维、测试、服务、监管等领域的工作。
实践基地人才培养
本专业坚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工业化建设改革,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挥校企各自的领域优势,与IT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学生实训实习基地20余项;定期选派学生到实践基地实习实训,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为你提供哪些发展平台?

联合培养发展平台: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具备解决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毕业生,能够从事信息技术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职业发展平台: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网络通信类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银行、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公司、通信公司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如中国移动、360(北京)网络安全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等著名的企业。

创新实践平台:现有专业的计算机设计工作室,配有专业指导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互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等竞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创业和创意精神。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200余项。

素质拓展平台:学校设有青年志愿者协会、蓝天救援校园应急服务队、蓝凌艺术团、校园广播站、翰墨苑书画协会、憧影摄影协会、魅涂平面设计协会等志愿服务、学生组织社团,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学校定期组织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悉尼大学等国际研学活动,设有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主流留学国家海外硕士直通项目,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交流机会。

职业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