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是什么?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
080109
专业学制
本科4年/专升本2年
学位证书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学习地点
兰州
院系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专业亮点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为什么选择在兰科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学校校级一流专业,本专业立足甘肃,面向西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学校教学质量精良,注重实践培养,并与知名企业有广泛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2023年《计算机网络》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本专业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评级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6★)。
*课程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将以实际开课信息为主。
将现有实践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项目式教学管理模式;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和各类科技竞赛项目,比如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为新工科领域培养具备良好的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计算机工程综合素养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开发相关技术问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胜任计算机相关项目的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达到97%以上,2023届毕业生高品质就业率达20.6%,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的专业相关度达82%,毕业生平均薪酬6000元以上。部分毕业生考取兰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硕士研究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计算机人才700余名,近五年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网络通信类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银行、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公司、通信公司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如中国移动、360(北京)网络安全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等著名的企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工程教育师资团队,97%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87%的教师具备双师型背景,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OBE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核心价值理念,制定科学完善的“课前、课中、课后”精彩课堂建设标准,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创新思维、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探究能力,创新性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营造“掌声、笑声、辩论声” 三声课堂,教学场景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前课后延伸、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转变,显著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邀请行业头部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课程优化,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企业提供学生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在项目建设、项目开发、系统研发中的能力,提高学生未来融入就业岗位的社会契合度。此同时,在大三学生里推荐选拔部分同学,参加北京千锋“名企就业班”,赴企业开展为期半年的学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配优质师资,在实际工作场所接触实际软件开发项目,提升项目开发能力,达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培育),华为ICT实验室、中软国际人工智能实验室、360网络安全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等,实验室涵盖了计算机软硬件、程序设计、数据处理等各个领域设备,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前沿技术的需求,并拥有北京千锋、中软国际等多家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切实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实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联合培养发展平台: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具备解决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毕业生,能够从事信息技术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职业发展平台: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网络通信类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银行、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公司、通信公司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如中国移动、360(北京)网络安全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等著名的企业。
创新实践平台:现有专业的计算机设计工作室,配有专业指导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互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等竞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创业和创意精神。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200余项。
素质拓展平台:学校设有青年志愿者协会、蓝天救援校园应急服务队、蓝凌艺术团、校园广播站、翰墨苑书画协会、憧影摄影协会、魅涂平面设计协会等志愿服务、学生组织社团,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学校定期组织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悉尼大学等国际研学活动,设有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主流留学国家海外硕士直通项目,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