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是什么?专业名称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
080405
专业学制
本科4年/专升本2年
学位证书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学习地点
兰州
院系
健康工程学院
专业亮点
甘肃特色本科专业
为什么选择在兰科读
金属材料工程
?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主要培养面向西部区域和国家机械、汽车、电子材料等多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突出“重基础、强能力、易交叉”融合设置,并采用“产-学-研-创-赛”多元融合特色模式。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评级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6★)。
*课程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将以实际开课信息为主。
以高质量就业为牵引,借助课程设计中的绘图项目熟悉CAD绘图技能;通过金相技能训练夯实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得认可,提升自我价值;依托中国中核、中国中盐、中国中油等优质央国企资源打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训)就业平台,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岗位适应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紧跟现代制造技术绿色、数字、智能、信息化转型发展需求,及时捕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前沿技术方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解决新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够胜任信息时代用材的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检测维护管理工作。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达98%以上,2023届毕业生高品质就业率达66.67%(世界500强、全国100强、央企国企及上市公司),毕业生平均薪酬可达8000元+,部分毕业生考取西北工业大学、东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院校硕士研究生。
航空航天工业、汽车、能源、电子和半导体和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等参与高性能金属材料的研发、开发和应用,也可在在制造业或检测机构负责材料的质量控制、性能测试和故障分析。
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中船重工、中核集团、中油集团、中国化工集团、金川集团、中国中车、中冶宝钢、徐工集团金田铜业、新凤鸣集团、华天科技、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东方集团、华润微电子、广西柳工、浙江爱旭、新疆天业、中盐集团等知名企业。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工程教育师资团队,60%的教师拥有高级职称,80%的教师具有双师型背景,100%的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OBE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坚持“最以学生为中心”核心价值理念,制定科学完善的“课前、课中、课后”精彩课堂建设标准,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创新思维、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探究能力,创新性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营造“掌声、笑声、辩论声” 三声课堂,教学场景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前课后延伸、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转变,显著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智能制造引领教学改革:本专业积极响应智能制造及新材料发展需要,聚焦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新工科”专业建设标准为行动指南,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的工程教育“新理念”。
课程创新与就业需求相融通:本专业以高科技和新产业的重大需求为牵引,紧跟自然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新能源的可持续再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策略,持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问需调研,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注重毕业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实现传统优势专业与新兴交叉专业融合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培养适应新材料行业和智能制造领域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设有金相实验室训室和热处理实验室等,学生依托金相实验实训室可参加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热处理大赛等专业学科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学业发展平台:打造智能制造信息化、绿色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平台,建设先进实用的数字化、工业化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职业发展平台:本专业毕业生50%以上入职中核、中盐、中油等世界500强、全国100强、央企国企及上市公司,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居全省前列。
创新实践平台:金相工作室,配有多名指导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通过专业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匠精神及创新意识。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40余项。
素质拓展平台 :学校设有青年志愿者协会、蓝天救援校园应急服务队、蓝凌艺术团、校园广播站、翰墨苑书画协会、航模工作室、憧影摄影协会、魅涂平面设计协会等志愿服务、学生组织社团,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学校定期组织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悉尼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国际研学活动,设有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主流留学国家海外硕士直通项目,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交流机会。